饮食保健 日期:2025-10-16 点击:32020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发布的最新公告,截至 2025 年,我国已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共有106 种,分四批纳入目录。 一、四批次目录全解析 1. 2002 年首批目录(87 种) 涵盖日常饮食中最常见的食材,包括: 香料类: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花椒、黑胡椒、肉桂。 谷物与根茎类:山药、薏米、赤小豆、芡实、火麻仁、茯苓。 果实与种子类:山楂、大枣、枸杞、莲子、杏仁(甜、苦)、决明子、桃仁。 药食两用植物:生姜、百合、桑叶、薄荷、荷叶、蒲公英、鱼腥草。 动物类:乌梢蛇、蝮蛇、牡蛎、蜂蜜。 2. 2019 年新增目录(6 种)...
饮食保健 日期:2025-10-15 点击:30660
常见药食同源物品与保健食品的分类对比表 对比维度 药食同源物品 保健食品 定义与属性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共 106 种,截至 2025 年),属于普通食品范畴,兼具营养与传统调理价值。 经国家审批的特殊食品,需标注 “蓝帽子” 标志,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补充营养素,不可替代药物。 核心特征 安全性高,可长期食用(如枸杞、山药)- 无明确保健功能宣称,仅按食品属性描述- 原料需在官方目录内 需通过安全性和功能性评价(如毒理学试验)...
饮食保健 日期:2025-10-15 点击:30261
药食同源物品是兼具食品和中药材属性的普通食材,而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需审批的特殊食品,二者核心区别在属性、用途和监管上。 一、核心定义区分 药食同源物品:指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比如红枣、枸杞、生姜等。它们在日常饮食中可随意使用,同时也被传统中医认为具有一定调理作用。 保健食品: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补充特定营养素的食品,比如补钙的钙片、调节免疫力的蛋白粉等。它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且有明确的适宜人群和食用量。 二、关键维度对比 对比维度 药食同源物品 保健食品 来源与属性 ...
饮食保健 日期:2025-10-04 点击:32082
中秋节与月饼的关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节俗与食俗” 深度绑定的经典范例,这种关联不仅源于历史传说与习俗演变,更承载了中秋节 “团圆、思念、祈福” 的核心文化内涵。 一、历史渊源:从 “祭月供品” 到 “节令食品” 的绑定 中秋节与月饼的关联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步从 “功能性食物” 升级为 “节日符号”: 早期起源:祭月的 “圆形供品” 中秋节的核心习俗是 “祭月”,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在秋夕(中秋...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9 点击:26920
中国南北方饮食结构的差异,本质是地理气候、农作物种植、历史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核心差异体现在主食、口味、食材选择、烹饪方式等多个维度。 一、核心差异:主食 “南米北面” 主食是南北方饮食最直观的分界线,根源是农作物种植的地域适配性 —— 南方多雨、水热充足,适合水稻生长;北方干燥、昼夜温差大,适合小麦种植,这一 “粮食品种差异” 直接决定了饮食基础。 类别 南方主食特点 北方主食特点 核心食材 水稻(大米) 小麦(面粉) ...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8 点击:31105
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结构以 “谷物为主、多样搭配” 为核心,涵盖主食、蔬菜、肉禽、鱼虾、蛋奶、豆制品等多个类别。以下按食物类别汇总常见食材的核心营养成分及特点,帮助更清晰地了解日常饮食的营养构成: 一、主食类:能量的主要来源 主食以谷物为主,是碳水化合物的核心载体,同时提供 B 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支撑日常活动所需能量。中国人常吃的主食可分为 “精制谷物” 和 “全谷物 / 杂豆” 两类,营养侧重不同: 类别 常见食材 核心营养成分 特点与建议 ...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7 点击:26099
近年来,多地结合本地特色中药材资源与传统食疗文化,发布地方版药食同源清单,推动 “药食两用” 物质的规范化应用与产业发展。 一、国家与地方目录的差异化布局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已涵盖 106 种物质,包括枸杞、黄芪、茯苓等常见品种。在此基础上,地方清单通过 “增量补充” 与 “特色挖掘” 形成差异化: 西南地区:广西 2024 年发布首批目录,将五指毛桃、牛大力等岭南特色药材纳入,用于汤料、茶饮开发;云南自 2023 年起试点铁皮石斛、三七花的食品化应用,开发石斛花茶、三七口服液等产品;贵州 2025 年草案拟...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7 点击:20580
特色药材食品是以传统中药材为原料,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开发的兼具食疗功效与美味的健康食品。这类食品依托药食同源理论,既保留了中药材的养生价值,又通过创新形态(如零食、茶饮、预制菜)融入日常生活,成为近年来健康消费的新趋势。 一、产业现状与政策支持 1.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2025 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 3700 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过 2 万亿元。其中,药膳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600 亿元,即食型产品增速高达 23.8%,预计 2025 年即食产品占比将超 60%。全球市场方面,2024 年药食同源原料市场规模达 365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突破 430 亿美元,亚洲(尤其是中国)贡献 70% 份额。 2....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5 点击:26083
“福九味” 是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于 2016 年正式推出的闽产道地药材公共品牌,包括建莲子、太子参、金线莲、铁皮石斛、薏苡仁、巴戟天、黄精、灵芝、绞股蓝九大品种。这些药材均在福建特定产区规模化种植,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部分品种产量占全国市场的 50% 以上。 一、核心品种及地域优势 1.建莲子 产地:建宁、建瓯、武夷山等地。 特点:颗粒饱满、洁白清香,以 “贡莲” 闻名,已有千年种植历史。中医认为其能养心安神、调和脾胃,现代研究显示富含蛋白质和莲子碱,具有抗氧化、降血压等功效。 2.太子参 产地:柘荣县(全国产量占比超 50%)...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4 点击:28487
结合 “赣食十味” 的药食同源特性与赣菜 “鲜辣香醇、原汁原味” 的烹饪风格,整理了十道融合传统智慧与地域特色的经典菜品,既有滋补功效,又能体验江西山水间的烟火风味。 一、泰和乌鸡功夫汤 食材:泰和乌鸡 1 只、虫草花 10 克、桂圆 5 颗、红枣 5 颗、海马 1 对 做法:整鸡分四份,配药材放入宜兴紫砂壶,隔水蒸 3 小时,按四季调整配方(春加枸杞、夏添莲子、秋入百合、冬放人参)。 特色:汤色清亮如琥珀,融合紫砂矿物气息,鸡肉酥烂脱骨,被誉为 “水中太极”,是江西养生汤的标杆。 二、广昌白莲银耳羹 食材:广昌白莲 50 克、银耳 1 朵、红枣...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4 点击:29060
“赣食十味” 是江西省政府于 2020 年评选出的十种药食同源特色农产品,涵盖药材、食材及传统养殖品种,既承载地方文化,又兼具养生价值。 一、白莲(广昌白莲) 产地:抚州市广昌县,素有 “中国白莲之乡” 美誉,种植历史超 1300 年。 特点: 外观:颗粒饱满、色白如脂,去芯后无苦涩味。 营养:富含蛋白质、莲子碱、铁、锌等,钙含量是普通莲子的 2 倍。 药用:养心安神、益肾涩精,常用于制作莲子银耳羹、百合莲子粥等药膳。 文化:广昌白莲曾为明清贡品,2006 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3 点击:28196
“赣十味” 是江西省官方认定的十大道地中药材,于 2020 年由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公布。这些品种不仅承载着江西千年中医药文化,更在现代产业中展现出独特的经济与生态价值。 核心品种与产地特征 1. 江枳壳 产地:以樟树市、新干县为核心,峡江县、丰城市等地亦有规模化种植。 特点: 历史底蕴:种植历史超 1700 年,唐代《新修本草》即有记载,“清江枳壳”“商洲枳壳” 分别于 2006 年、2016 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品质优势:果皮青、肉厚、色白、味香,有效成分橙皮苷含量达 5% 以上,远超药典标准...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2 点击:30601
霍山石斛与铁皮石斛在植物学分类、生长环境、形态特征、药用价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植物学分类与保护等级 霍山石斛 学名 Dendrobium huoshanense,属于兰科石斛属,是中国特有物种,仅自然分布于安徽霍山及邻近的大别山区。其生长环境苛刻,野生资源濒临灭绝,被列为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定为 极危(CR)。目前市场上的霍山石斛多为人工培育品种,但需严格遵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霍山县 12 个乡镇)。 铁皮石斛 学名 Dendrobium officinale,同样属于兰科石斛属,分布范围较广,包括安徽、浙江、云南、广西等...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2 点击:26186
安徽省 “十大皖药” 是安徽道地药材的核心代表,经过多轮遴选和产业培育,目前已形成 15 个重点品种体系。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省药监局等权威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具体品种如下: 一、传统道地药材(基础品种) 霍山石斛 主产于霍山县,被誉为 “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其枫斗炮制工艺为安徽非遗,2020 年被《中国药典》收载,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亳白芍 亳州是全国最大白芍产区,其根入药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亳白芍是六味地黄丸等经典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种植面积超 50 万亩。 宣木瓜 ...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1 点击:28671
新 “浙八味” 作为浙江省重点培育的道地药材,其产品体系涵盖传统饮片、现代制剂、功能性食品、美妆日化及国际创新品类。 一、铁皮石斛:仙草跨界的全产业链产品 1.传统饮片与经典成药 铁皮枫斗颗粒:天目山牌铁皮枫斗颗粒采用仿野生种源,通过 “蓝帽子” 认证,日服 2 包可连续服用 75 天。 石斛夜光丸:与枸杞子、熟地黄配伍,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视物昏花,杭州胡庆余堂等企业生产。 2.现代科技衍生品 铁皮石斛面膜 / 微针:杭师大研发的铁皮石斛微针结合光热治疗技术,通过经皮递送实现抗衰功效,已进入中试阶段。 石斛多糖口服液:采用酶法提取技术,...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11 点击:26185
“浙八味” 作为浙江道地药材的核心代表,其产品体系覆盖传统饮片、现代制剂、药食同源、科技衍生品及国际市场等多个维度。 一、传统饮片与经典成药 1.白术 饮片:切片烘干后的白术饮片,用于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 经典方剂: 归脾丸:含炒白术,用于心脾两虚调理,同仁堂、胡庆余堂等品牌均有生产。 四君子汤:与党参、茯苓配伍,制成汤剂或颗粒剂,调理脾胃虚弱。 2.浙贝母 饮片:鳞茎切片制成的浙贝母饮片,用于止咳化痰类中成药。 经典方剂: 贝母枇杷膏:浙贝母与枇杷叶配伍,常见品牌如京都念慈菴。 ...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08 点击:30589
“鲁十味” 是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十大道地或特色中药材,经权威部门认定并多次公开公示,其具体品种如下(按官方名录顺序排列): 一、植物类药材 金银花 山东种植面积近 100 万亩,占全国总产量 60% 以上,主产于平邑、费县等地,以 “伞塔型” 修剪技术保障产量,绿原酸含量高于药典标准。其抗病毒、抗炎作用显著,常用于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丹参 全国种植面积第一,山东产区的丹参酮 ⅡA 和丹酚酸 B 含量超药典标准 30% 以上,采用猪心血拌炒炮制可增强安神功效,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 西洋参 山东种植面积达 6 万亩,质量与进口品种相...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05 点击:28046
“十大广药” 通常指广东地区具有悠久种植历史、独特药效和道地性的十种中药材,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代表。由于地域特色和行业认知的差异,不同文献和机构的名单略有出入,但核心品种高度重合。 一、核心品种与道地性解析 广陈皮(新会陈皮) 主产于广东新会,以 “陈久者良” 著称,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其油室密集、挥发油含量高,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 “一两陈皮一两金” 的药食同源珍品。 化橘红(化州橘红) 化州特有的芸香科植物,未成熟果皮入药,以密布绒毛为显著特征。明清时期即为贡品,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的功效,2006...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03 点击:28094
“桂十味”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1 年官方认定的十种道地药材组合,涵盖肉桂(含桂枝)、罗汉果、八角、广西莪术(含桂郁金)、龙眼肉、山豆根、鸡血藤、鸡骨草、两面针、广地龙。这些药材以 “一脉相承,古今皆同” 为原则遴选,兼具历史积淀与现代价值,是广西中医药产业的核心资源。 1. 肉桂(含桂枝) 来源: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肉桂)和嫩枝(桂枝),广西防城、平南等地为核心产区,树龄 10 年以上的树皮品质最优。 功效: 传统: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主治风寒感冒、关节痹痛。 经典配伍:与附子配...
饮食保健 日期:2025-09-01 点击:26081
“渝十味” 是重庆市重点培育的十大道地中药材品牌,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中医药管理部门于 2024 年正式发布。这十种药材均具备 “产业基础好、市场前景广” 的特点,涵盖药用、食疗、保健等多个领域,且在全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 黄连 核心特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 “药中黄金”,主产于石柱县,其生产系统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产业地位:全国 60% 以上的黄连产自重庆,石柱县建成全国唯一的黄连交易市场(黄水镇),交易量占全国 90%。2025 年 8 月,石柱黄连通过 “地理标志 + 农业文化遗产 + 全国百...
联系人:秦先生
邮件:25445055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