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势蔬菜产区分布广泛,结合气候、地理条件和产业基础,形成了多个具有区域特色的主产区。
一、华北地区
1.山东省
- 核心产区:寿光(“中国蔬菜之乡”,设施蔬菜为主,黄瓜、番茄、茄子等)、青州、苍山(大蒜、生姜)、聊城(西葫芦、芹菜)。
- 优势:设施农业发达,产量高、品种丰富,供应全国 70% 以上的大棚蔬菜。
2.河南省
- 核心产区:周口、商丘、开封、许昌(露地蔬菜为主,辣椒、番茄、白菜、萝卜)。
- 优势: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是北方夏秋蔬菜和南菜北运的中转枢纽。
3.河北省
- 核心产区:邯郸(永年大蒜、芹菜)、石家庄(藁城韭菜、栾城番茄)、唐山(乐亭黄瓜、甘蓝)。
- 优势:靠近京津冀市场,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结合,保障华北地区四季供应。
二、华东地区
1.江苏省
- 核心产区:徐州(大蒜、牛蒡)、扬州(水生蔬菜如莲藕、茨菇)、南通(如东芦笋、启东番茄)。
- 优势:水网密布,适合水生蔬菜和露地蔬菜,长三角重要的 “菜篮子”。
2.浙江省
- 核心产区:杭州(余杭水生蔬菜)、宁波(慈溪榨菜)、温州(乐清西兰花)。
- 优势:精细农业发达,特色品种(如榨菜、西兰花)产量居全国前列。
3.安徽省
- 核心产区:和县(辣椒、茄子)、肥东(大棚草莓兼蔬菜)。
- 优势:承接南北气候,露地与设施结合,供应长三角市场。
三、华南地区
1.广东省
- 核心产区:珠三角(广州、佛山,叶菜为主)、湛江(冬季蔬菜,豆角、茄子)。
- 优势:气候温暖,冬季露地蔬菜优势明显,“南菜北运” 重要基地。
2.广西壮族自治区
- 核心产区:南宁(武鸣香葱)、桂林(荔浦芋、番茄)、玉林(博白空心菜)。
- 优势:无霜期长,秋冬蔬菜产量大,供应北方冬季市场。
3.海南省
- 核心产区:三亚、东方、乐东(冬季瓜菜,黄瓜、豇豆、苦瓜)。
- 优势:唯一热带省份,冬季蔬菜全国独一份,保障春节前后市场供应。
四、华中地区
1.湖北省
- 核心产区:武汉(蔡甸莲藕、洪山菜薹)、襄阳(宜城苦瓜、枣阳桃番茄)。
- 优势:水热条件优越,水生蔬菜和特色露地蔬菜(如菜薹)享誉全国。
2.湖南省
- 核心产区:岳阳(华容芥菜)、衡阳(常宁辣椒)、长沙(望城芦笋)。
- 优势:丘陵山地多,适合辣椒、芥菜等特色蔬菜种植。
五、西南地区
1.云南省
- 核心产区:昆明(晋宁花卉兼蔬菜)、曲靖(陆良蔬菜)、玉溪(通海大葱)。
- 优势:“四季如春”,周年生产蔬菜,外销至粤港澳及东南亚。
2.贵州省
- 核心产区:遵义(桐梓方竹笋)、威宁(夏秋冷凉蔬菜,甘蓝、萝卜)。
- 优势:高原气候,夏季反季节蔬菜(冷凉蔬菜)供应东部高温地区。
3.四川省
- 核心产区:成都平原(郫都豆瓣原料胡豆、新津韭黄)、攀西地区(冬季蔬菜,番茄、辣椒)。
- 优势:盆地气候多样,兼顾露地与反季节种植,川菜原料主产区。
六、西北地区
1.甘肃省
- 核心产区:河西走廊(张掖、武威,高原夏菜,甘蓝、娃娃菜、洋葱)、兰州(榆中高原夏菜)。
- 优势:夏季气候凉爽,光照强,生产高品质夏菜,弥补东部夏季 “伏缺”。
2.陕西省
- 核心产区:关中平原(西安、渭南,番茄、黄瓜、芹菜)、陕北(榆林马铃薯兼蔬菜)。
- 优势:黄土高原与平原结合,设施蔬菜和耐旱品种(如马铃薯)为主。
3.宁夏回族自治区
- 核心产区:银川平原(贺兰番茄、芹菜)、中宁(枸杞兼蔬菜)。
- 优势:黄河灌溉区,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优良。
七、东北地区
1.辽宁省
- 核心产区:沈阳(新民番茄)、大连(庄河草莓兼蔬菜)、鞍山(台安韭菜)。
- 优势:夏季光照充足,露地蔬菜(如番茄、黄瓜)产量大,冬季大棚补充供应。
2.吉林省
- 核心产区:长春(九台胡萝卜)、吉林(舒兰豆角)、延边(辣白菜原料白菜)。
- 优势:黑土地肥沃,夏季蔬菜生长期集中,供应东北及华北市场。
3.黑龙江省
- 核心产区:哈尔滨(双城西瓜兼蔬菜)、牡丹江(东宁黑木耳兼蔬菜)。
- 优势:地广人稀,绿色有机蔬菜发展迅速,夏季冷凉蔬菜特色鲜明。
总结特点
- 设施农业产区:山东、河北、辽宁等北方省份,依靠大棚实现四季生产。
- 反季节产区:海南、云南、广东等南方省份(冬季),甘肃、云南、贵州等高原地区(夏季)。
- 特色品种产区:如山东大蒜、云南花卉蔬菜、湖北莲藕、四川榨菜等,依托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优势。
- 区域市场保障:华北、华东产区就近供应京津冀、长三角,华南、西南产区对接粤港澳及北方冬季市场,西北、东北产区满足区域内及夏季错峰需求。
尾语
这些产区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结合现代物流,共同构成了中国蔬菜供应的稳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