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势粮油产区分布广泛,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传统,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涵盖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和油料作物(如油菜籽、花生、大豆等)的核心产区:
一、粮食作物主产区
1. 水稻产区
-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南部、浙江):水热条件优越,是双季稻主产区,产量占全国 60% 以上。
-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以双季稻为主,部分区域种植优质籼稻。
- 西南地区(四川盆地、云南、贵州):单季稻为主,四川是重要水稻产区。
-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寒地粳稻主产区,稻米品质高,商品率高。
2. 小麦产区
- 黄淮海地区(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冬小麦主产区,产量占全国 80% 以上,是中国最大小麦集中产区。
- 东北地区(黑龙江、内蒙古东部):春小麦主产区,以中强筋小麦为主。
- 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灌溉农业区,种植春小麦和部分冬小麦。
3. 玉米产区
- 东北 - 内蒙古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温带季风气候,玉米单产高,是饲料玉米和高油玉米主产区。
- 黄淮海地区(河北、山东、河南):夏玉米主产区,与冬小麦轮作。
- 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山地玉米为主,适合鲜食玉米和饲料玉米。
二、油料作物主产区
1. 油菜籽产区
- 长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占全国油菜籽产量的 70% 以上,以冬油菜为主,是中国最大油菜籽集中产区。
- 西北地区(青海、甘肃):春油菜产区,种植高海拔优质油菜。
2. 花生产区
- 华北平原(山东、河南、河北):占全国产量的 60%,山东半岛和豫东平原是核心区,以大花生为主。
-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丘陵地带种植春花生,品质优良。
3. 大豆产区
-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传统大豆主产区,以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为主,占全国产量的 40% 以上。
- 黄淮海地区(河南、山东、安徽):夏大豆产区,与小麦轮作。
4. 芝麻产区
- 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占全国产量的 70%,以白芝麻为主,品质享誉国内外。
三、特色优势区域
- 新疆:光照充足,是优质棉花(棉籽油原料)和向日葵产区。
- 内蒙古:河套平原的小麦、向日葵(油用)优势突出。
-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作物发达,虽非产量主产区,但依托加工和市场优势,形成高附加值粮油产业。
总结
中国优势粮油产区呈现 “南稻北麦、东油西特” 的格局:
- 粮食核心区:东北(粳稻、玉米、大豆)、黄淮海(小麦、玉米)、长江流域(水稻、油菜籽)。
- 油料核心区:长江流域(油菜籽)、华北(花生)、东北(大豆)。这些产区依托地理气候优势和长期农业实践,保障了国家粮油供给安全,并形成了区域特色品牌(如东北大米、山东花生、长江油菜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