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口感脆嫩、香气独特,且极擅吸收汤汁精华,无论是清炖、快炒还是酿馅,都能凸显其风味。以下是针对不同竹荪种类设计的经典做法,附处理和烹饪技巧:
一、预处理关键步骤(所有竹荪通用)
泡发:干竹荪用
温水(30-40℃)浸泡 20-30 分钟,至完全舒展;鲜竹荪直接洗净即可。
去涩:剪去根部白色硬蒂(涩味来源),去掉顶部网状菌盖(部分品种有微苦),只保留菌柄和菌裙;用流水反复冲洗 2-3 次,挤干水分(避免残留泥沙和异味)。
二、分种类推荐做法
1. 长裙竹荪(适合清鲜菜式,突出脆嫩)
- 竹荪老母鸡汤(经典滋补)
- 材料:长裙竹荪 5-6 根(干)、老母鸡半只、姜片 3 片、红枣 5 颗、枸杞 1 小把、盐少许。
- 做法:
- 母鸡焯水去血沫,入砂锅加足量清水、姜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 1.5 小时。
- 竹荪泡发处理后,切成长段(5-6 厘米),在鸡汤炖至最后 20 分钟时放入,加红枣、枸杞。
- 出锅前加盐调味,无需加过多调料(竹荪会吸附鸡香,自带清甜)。
- 亮点:竹荪吸饱鸡汤后脆嫩多汁,汤鲜味醇,适合秋冬滋补。
2. 短裙竹荪(适合久煮或重味,韧性耐嚼)
- 酿竹荪(宴客硬菜)
- 材料:短裙竹荪 8-10 根、猪肉馅 200g(肥瘦 3:7)、香菇 2 朵、姜末、生抽 1 勺、淀粉半勺、葱花。
- 做法:
- 肉馅加切碎的香菇、姜末、生抽、淀粉、少许清水,朝一个方向搅匀上劲。
- 竹荪处理后剪成 5 厘米段,用筷子将肉馅填入菌柄中空处(不要填太满,避免煮时膨胀破裂)。
- 蒸锅上汽后放入酿好的竹荪,中火蒸 10 分钟;另起锅烧少许热油,淋在蒸好的竹荪上,撒葱花即可。
- 变种:肉馅可换成虾泥(更鲜),或蒸后勾薄芡(淀粉 + 生抽 + 水)淋面,成 “扒酿竹荪”。
3. 红托竹荪(适合药膳或慢炖,柔滑醇厚)
- 红托竹荪山药排骨汤
- 材料:红托竹荪 4 根、排骨 300g、山药 1 段、党参 1 小根、黄芪 2 片、盐、白胡椒粉少许。
- 做法:
- 排骨焯水,与党参、黄芪、姜片同煮 1 小时,至排骨软烂。
- 山药去皮切滚刀块,红托竹荪处理后整根放入(因其菌肉细腻,整根煮更易保持形态),继续煮 30 分钟。
- 加盐、少许白胡椒粉调味,汤品自带药香与竹荪的醇厚,适合气血不足者。
4. 通用快手菜(所有竹荪均可,30 分钟搞定)
- 竹荪炒时蔬(清爽解腻)
- 材料:竹荪(任意种类)、荷兰豆 / 芦笋、胡萝卜片、蒜末、盐、蚝油 1 小勺。
- 做法:
- 竹荪切小段,荷兰豆去筋,胡萝卜切片,分别焯水 10 秒(竹荪焯水后更脆),捞出过凉水。
- 热油爆香蒜末,先炒胡萝卜,再放入荷兰豆和竹荪,加蚝油、盐翻炒 1 分钟即可出锅。
- 关键:快炒避免竹荪出水变软,保持脆感。
-
竹荪烩虾仁(鲜上加鲜)
- 材料:竹荪、虾仁 150g、青豆 50g、玉米粒 50g、蛋清 1/3 个、淀粉、白胡椒粉。
- 做法:
- 虾仁用蛋清、淀粉、少许盐抓匀腌 10 分钟,竹荪切小段焯水。
- 热油滑炒虾仁至变色盛出,留底油炒香蒜末,加青豆、玉米粒翻炒,加半碗清水煮沸。
- 放入竹荪和虾仁,勾薄芡(淀粉 + 水),加盐、白胡椒粉调味,出锅前淋少许香油。
三、避坑小贴士
- 竹荪吸味性强,避免与味道过重的食材(如八角、桂皮)同煮,以免掩盖本身香气。
- 干竹荪泡发后若有轻微硫磺味(部分加工残留),可在泡发时加少许白醋,浸泡 10 分钟去除。
- 鲜竹荪需现买现吃,若暂时不吃,可焯水后冷藏(2 天内),或晒干保存。
结语
根据竹荪的口感特点选择做法,既能最大化保留鲜味,又能凸显其独特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