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胶:从历史渊源到现代功效
2025-07-09 21:06:24
阿胶是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基本信息
- 正名:阿胶
- 英文名:Ejiao
- 别称:驴皮胶、傅致胶、覆盆胶
- 性味归经:味道甘甜,性味平和,归肺、肝、肾经。
历史渊源
- 早在 1973 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胶” 字就出现了五次。
- 西周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详细描述了各种不同种类的胶,为胶类的区分奠定了基础。
- 汉代开始出现 “阿胶” 的称谓,孔融在《同岁论》中使用了 “阿胶” 一词,《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
- 《伤寒杂病论》中记录了多个与阿胶有关的处方,如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等。
-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称 “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
功效作用
- 传统功效
-
- 补血滋阴:阿胶是临床上补血的常用药,可用于治疗血虚证,如面色发黄、头晕眼花、心跳加快等;还能滋养阴液,用于治疗邪热损伤体内阴液所致的心中烦热、失眠,以及温热邪气损伤肾阴引起的手脚痉挛、抽搐等症状。
-
- 润燥:阿胶入肺经,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阴虚或燥邪伤及肺阴所引起的咳嗽,过度劳累伤及肺部所引起的咳嗽、咯血等。
-
- 止血:阿胶能凝血络而止血,适用于吐血、尿中带血、大便出血、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妊娠早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等症。
- 现代研究功效
-
- 促进造血:能提高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促进造血功能,其补血机制可能与其含有氨基酸、富含铁和微量元素、含有较高的动物蛋白等因素有关。
-
- 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改善血液的流动性,对一些血液黏稠度较高的疾病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
- 提高免疫力: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帮助预防疾病。
-
- 降低肺损伤:对肺部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肺部受到的损伤。
-
- 增强记忆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化学成分
- 多由骨胶原组成,经水解后得到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羟脯氨酸等,还含有钾、钠、钙、镁、铁、锰、锌、铬等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人群:适合营养型贫血的女性、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士及产后的妇女等。
-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呕吐、泄泻及消化不良者;感冒病人;对阿胶过敏者;阳虚者;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食用方法
- 烊化冲服:将阿胶块敲碎后放入碗中,加黄酒或热水隔水蒸至完全融化,兑入蜂蜜或牛奶调匀服用,每日用量 3-9 克。
- 熬粥炖汤:可与粳米、红枣共煮养生粥,或与乌鸡、排骨同炖药膳汤,在熄火前 10 分钟加入融化的阿胶液。
- 制作膏方:与黑芝麻、核桃仁、冰糖等熬制成固元膏,冷却切片后每日嚼食 1-2 片。
- 搭配黄酒:与黄酒按 1:2 比例浸泡 48 小时,滤渣后每日饮用 10 毫升,酒精过敏者可用醪糟替代。
- 制成糕点:将阿胶粉掺入面粉制作阿胶糕、阿胶馒头等点心,烘焙温度控制在 180℃以下。
- 泡茶饮用:阿胶碎块与玫瑰花、桂圆肉共同冲泡,加盖焖 15 分钟后饮用,注意搅匀沉底的阿胶。
- 入菜调味:融化的阿胶液可替代部分糖分制作红烧类菜肴,在最后收汁阶段加入。
- 直接含服:将阿胶块置于口中慢慢含化,选择经过脱腥工艺的阿胶产品,含服前后半小时避免饮茶。
- 打粉冲调:研磨成细粉后,加入藕粉或杏仁粉调成糊状食用。
注:本页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保健、养生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