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是指能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发挥保健作用的活性物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涵盖营养素、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活性成分等。
一、营养素类功效成分
1. 维生素类
- 维生素 A: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来源:β- 胡萝卜素、鱼肝油)。
- 维生素 C: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力(来源:针叶樱桃、合成维生素 C)。
- 维生素 D:调节钙磷吸收、维护骨骼健康(来源:维生素 D3,常见于补钙产品)。
- 维生素 E:抗氧化、保护细胞健康(来源:天然 VE,如大豆、坚果提取物)。
- B 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如维生素 B6、B12,用于缓解疲劳)。
2. 矿物质类
- 钙: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肌肉功能(来源:碳酸钙、葡萄糖酸钙)。
- 铁:预防缺铁性贫血(来源:富马酸亚铁、乳铁蛋白)。
- 锌: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食欲(来源:葡萄糖酸锌、硫酸锌)。
- 硒: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来源:硒酵母、硒化卡拉胶)。
二、动植物活性成分
1. 植物提取物
- 鱼油(Omega-3):含 EPA(调节血脂)和 DHA(保护心血管、大脑健康),常见于辅助降血脂产品。
- 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来源:大豆提取物)。
- 褪黑素:调节睡眠周期,改善失眠(来源:化学合成或微生物发酵)。
- 红曲米提取物:含洛伐他汀类似物,辅助调节血脂(需注意与药物相互作用)。
- 番茄红素:抗氧化,保护前列腺健康(来源:番茄浓缩物)。
2. 动物来源成分
- 氨基葡萄糖:修复关节软骨,缓解骨关节炎(来源:虾蟹壳提取)。
- 牛磺酸:调节心肌功能、改善视力(常见于运动饮料或抗疲劳产品)。
- 胶原蛋白 / 透明质酸:维护皮肤弹性、关节润滑(来源:鱼皮、动物结缔组织提取)。
三、菌类与发酵产物
- 灵芝孢子粉 / 灵芝多糖:增强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来源:灵芝子实体或孢子粉)。
- 虫草菌丝体(如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改善疲劳、调节呼吸系统(替代天然冬虫夏草)。
- 益生菌(如乳杆菌、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需活菌数达标,如≥10^6 CFU/g)。
- 辅酶 Q10:参与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常见于心脏保健产品)。
四、传统中药材及药食同源成分
(需符合国家规定的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目录”)
- 人参皂苷: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来源:人参提取物)。
- 荷叶碱 / 决明子提取物:辅助调节血脂、促进脂肪代谢。
五、其他功能性成分
- 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血糖血脂(来源:菊粉、低聚果糖、燕麦纤维)。
- 壳聚糖(几丁质):吸附脂肪、辅助调节血脂(来源:甲壳类动物外壳)。
功效成分的核心特点
- 功能针对性:每种成分对应特定保健功能(如褪黑素→改善睡眠,鱼油→辅助降血脂),需经国家审批后声称。
- 剂量限制:含量需在安全范围内(如褪黑素每日≤3mg,硒每日≤100μg),避免过量风险。
- 天然与合成:部分成分(如维生素 C、褪黑素)可通过化学合成或天然提取,功效无显著差异,但天然来源可能更受消费者青睐。
选购注意
- 认准 “蓝帽子”:正规保健食品需标注功效成分及含量(如 “每 100g 含大豆异黄酮 5g”)。
- 避免夸大宣传:功效成分的作用是 “调节” 而非 “治疗”(如氨基葡萄糖辅助改善关节不适,不能治愈关节炎)。
- 个体差异:部分成分(如益生菌)需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尾语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功效成分,消费者可更精准地根据自身需求(如增强免疫、改善睡眠、骨骼保健等)选择合适的保健食品,同时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