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季饮食养生遵循“天人相应”原则,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饮食结构,达到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目的。
养肝为主
春属木与肝相应,宜多吃温补疏肝食物如香椿、韭菜、菠菜,少食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以免肝气过盛。
健脾护胃
仲春宜食山药、红枣、蜂蜜等甘味食物平补脾胃,避免油腻生冷损伤消化功能。
应季食材推荐
芽类蔬菜(豆芽、春笋)、绿叶菜(荠菜、芹菜)助阳气生发,推荐搭配药膳如菊花茶、枸杞粥。
清淡祛湿
夏季湿热重,宜选冬瓜、苦瓜、绿豆等清热利湿食材,忌油腻辛辣。
补气养阴
适量食用胡萝卜、番茄、荔枝等滋阴食物,搭配莲子百合汤、酸梅汤生津止渴。
防暑护心
多饮温开水或淡盐水,适当补充蛋白质(鱼类、豆制品),避免过度冷饮伤脾胃。
润肺防燥
秋燥易伤肺阴,宜食梨、银耳、百合等润肺生津食物,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调料。
酸味收敛
多食苹果、葡萄、柚子等酸味水果以敛肺气,搭配沙参麦冬汤、杏仁雪梨羹。
预防秋病
适当食用萝卜陈皮汤、丝瓜汁缓解咳嗽,避免寒凉瓜果加重脾胃虚寒。
温阳补肾
宜选羊肉、核桃、黑芝麻等温热食物,搭配当归生姜羊肉汤、枸杞桂圆茶。
忌食生冷
避免西瓜、柿子等寒性食物,推荐根茎类(红薯、山药)和炖煮类菜肴(大骨汤)。
适度进补
体虚者可食用黄芪、人参等补气药材,搭配药膳如八宝粥、黑豆猪肚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