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指的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林冠下开展种植、养殖、采集、休闲旅游等多种经营活动的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光照、湿度等自然条件,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是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药材: 种植人参(林下参)、三七、天麻、石斛、灵芝、黄精等喜阴或半阴的名贵中草药。
蔬菜/经济作物: 种植耐阴的蔬菜(如生姜、魔芋)、香料作物(如草果、砂仁)或牧草等。
花卉苗木: 培育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等。
禽类: 林下养鸡(土鸡、蛋鸡)、鸭、鹅等。家禽可觅食林下昆虫、杂草,粪便还能为林地增肥,形成生态循环。
畜类: 林下养蜂(生产优质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养鹿、养羊、养猪(特定品种或模式)等。
特种养殖: 如林蛙、蚯蚓、昆虫(如黄粉虫、黑水虻)等。
在天然林或人工林下,有组织地采集野生食用菌、山野菜、坚果、药材、天然香料等非木质林产品。
森林旅游/康养: 利用优美的森林环境和良好的生态,发展森林观光、徒步、露营、休闲度假、森林浴、康养基地等。
科普教育: 建设森林体验、自然教育基地。
以短养长: 通过林下经济的短期收益,弥补林木生长周期长的不足,减少对森林资源的过度依赖和破坏。
改善林分结构: 合理的林下种植(如固氮植物)或养殖(如蜜蜂授粉)能改善土壤、促进林木生长。
生物多样性保护: 多种经营模式可以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
中国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的潜力巨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将其作为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抓手。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了许多成功模式,如东北的林下参、南方的林下石斛、各地的林下养鸡养蜂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林下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友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山区林区农民增收致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其核心在于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