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拥有多个全国独有的特色农产品,这些产品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传统种植 / 养殖技术,形成了不可复制的品质特征。
一、大连海参
-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连海参主产于辽东半岛黄渤海海域,因低温、高盐的海水环境和丰富的浮游生物,造就了其肉质厚实、刺多且硬、营养密集的特点。据史料记载,大连海参自明朝起就被列为贡品,《本草纲目拾遗》称其 “性温补,足敌人参”。目前,大连海参产量占全国近 30%,全产业链产值超 300 亿元,是唯一获得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认证的海参品类。
二、盘锦大米
- 全国首个粮食类地理标志产品: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土壤偏碱性且富含矿物质,配合独特的 “蟹田种稻” 生态模式(蟹稻共生、以蟹除草除虫),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胶质浓厚、口感筋道,直链淀粉含量仅 16%-18%,显著低于普通粳米。2002 年,盘锦大米成为中国首个粮食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米之首,2020 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单。
三、盘锦河蟹
- 北方河蟹代表:盘锦河蟹生长于辽河入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处,以小鱼、水草为食,独特的盐碱地环境使其蟹黄饱满、肉质鲜甜,具有 “北蟹南味” 的特点。其养殖面积达 190 万亩,年产量超 7 万吨,占全国河蟹总产量的 12% 以上,且上市时间比南方大闸蟹早 1 个月,成为北方餐桌上的 “秋鲜担当”。盘锦河蟹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达 132 亿元。
四、盘锦碱地柿子
- 盐碱地孕育的独特风味:盘锦碱地柿子生长于盐化草甸土中,土壤 pH 值达 8.5 以上,这种环境促使果实积累更多糖分和维生素 C。其果实小巧(单果重 50-110 克),酸甜比达 6: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 8.1%,是普通西红柿的 1.65 倍。2017 年,盘锦碱地柿子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成为继盘锦大米、河蟹后的第三张农业名片。
五、东港杂色蛤
- 鸭绿江口特产:东港杂色蛤(学名菲律宾蛤仔)栖息于鸭绿江口咸淡水交汇的滩涂,因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 8.37 克、钙 324 毫克,远超普通贝类。2011 年,东港杂色蛤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养殖面积达 58.9 万亩,年产量 18.5 万吨,占全国杂色蛤出口量的 70%。
六、西丰梅花鹿及鹿产品
- 中国鹿产业第一县:西丰县是 “中国梅花鹿最佳品种” 西丰梅花鹿的发源地,其鹿茸、鹿鞭等产品因鹿种优良、养殖技术独特而闻名。西丰梅花鹿鹿茸蜡片比例高、有效成分含量达国家标准的 1.5 倍,鹿鞭则以粗壮、药效显著著称。2009 年,“西丰鹿茸”“西丰鹿鞭” 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8 年西丰梅花鹿区域品牌价值达 85.68 亿元。
七、桓仁山参
- 野山参核心产区:桓仁满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达 78.4%,是中国野山参的核心保护区。当地采用 “林下仿生栽培” 技术,模拟野山参自然生长环境,培育出的山参芦头长、须根细、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含量是园参的 3-5 倍。桓仁山参保护面积达 62 万亩,占全国野山参市场份额的 70%,2014 年产值突破 22 亿元,被誉为 “中国山参之乡”。
八、西王岗西芹
- 碱性土壤培育的脆嫩佳品:西王岗西芹产自沈阳市新民市红旗乡,当地土壤 pH 值 7.5-8.5,气候冷凉,造就了西芹叶柄肥厚、质地脆嫩、纤维少的特点。其维生素 C 含量达 20 毫克 / 100 克,是普通西芹的 1.2 倍,且耐储存、货架期长。
总结
这些农产品不仅是辽宁地理环境的产物,更承载着传统农耕智慧和现代产业创新。例如,盘锦 “蟹田种稻” 模式实现了 “一水两用、一季双收”,大连海参通过全产业链标准化管理成为行业标杆。辽宁省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建设和科技赋能,让这些 “土特产” 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 “金招牌”,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