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业传统,培育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涵盖水果、粮食、禽类、蔬菜等类别,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1、昌平草莓
- 昌平草莓是北京市昌平区特产,2006年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2010年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区位于北纬40°的国际公认草莓黄金生产带,依托燕山山前暖带的独特气候,微酸性沙质土壤,成就了其果形饱满、甜度高、耐储运的优质特性,主产自昌平区兴寿镇等六个镇。
- 昌平草莓主流品种以香甜型红颜、章姬为主,酸甜型隋珠、圣诞红为辅,近年新增粉玉、白雪公主等白草莓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部分产品糖度达12%以上,硬度适中,适合长途运输。
2、通州大樱桃
- 通州大樱桃是北京市通州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11年获批)。其核心产区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的西集镇,全镇樱桃种植面积近万亩,沙古堆村、儒林村等30余个村庄为主要分布区域。
- 通州大樱桃主栽品种包括红灯(深紫色果皮)、雷尼(黄底红晕)、美早、早大果等十余种,其中布拉品种为通州独有早熟品种,5月下旬成熟。通州大樱桃果肉肥厚细腻,柔韧多汁,平均糖度达20%以上,部分品种如红灯酸甜适口,雷尼则果肉软嫩微酸。
3、海淀玉巴达杏
- 海淀玉巴达杏是北京市海淀区的标志性农产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风味品质。玉巴达杏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巴达杏”即玉巴达杏,曾作为宫廷贡品享誉京城。其名称“玉巴达”源自满语,意为“好吃”,体现了其作为皇家御用果品的地位。
- 海淀西山地区曾是杏树原产地,现存百年以上古杏树数十株。2014年,海淀玉巴达杏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海淀区首个地标农产品。主要分布于海淀区西山东麓沿线,涵盖苏家坨镇、温泉镇、西北旺镇等15个行政村。海淀玉巴达杏果肉细腻柔软,汁水丰盈,沙瓤质地,甜度高且无酸涩味,杏仁甜香。
4、庞各庄金把黄鸭梨
- 庞各庄金把黄鸭梨是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的特产,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据记载,万历皇帝曾御封当地鸭梨为“金把黄”,这一名称沿用至今。2015年,该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为北京特色农产品的代表之一。
- 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覆盖庞各庄镇前曹各庄、梨花村等5个行政村,位于永定河东岸冲积平原,现有百年以上古梨树3万余株,形成国内罕见的平原古梨树群。庞各庄金把黄鸭梨果皮金黄、果肉细脆,果心小,酸甜适口,储后风味更佳。
5、茅山后佛见喜梨
- 佛见喜梨原名“红笑梨”,清朝末期成为皇家贡品。慈禧太后品尝后大悦,但因忌讳“梨”与“离”谐音,遂赐名“佛见喜”,寓意吉祥。这一名称既彰显其贡品身份,也蕴含历史文化底蕴。2016年获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平谷区首个地标农产品。
- 茅山后佛见喜梨分布于平谷区金海湖镇茅山后村,因三面环山形成U型山谷,土壤富含钾元素(红粘土+火石子),昼夜温差大,造就了其脆甜多汁、酸甜适口的独特口感。
6、延庆国光苹果
- 延庆国光苹果是北京市延庆区特产,2009年获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其核心产区位于延庆盆地,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张山营镇、旧县镇、八达岭镇等地的北山带。
- 1950年代引入国光品种,1985年荣获全国优质果品金奖,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3万亩,成为北京地区晚熟苹果的主栽品种。果肉淡黄色或绿白色,肉质细脆,甜酸适度,香气浓郁,果核小,曾是北京市场主流品种。
7、延怀河谷葡萄
- 延怀河谷葡萄是北京市延庆区与河北省怀来县联合打造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以“果穗整齐、糖分高、风味浓郁”著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典范,该产区以官厅水库为中心,地跨两县,融合鲜食与酿酒葡萄种植,形成独特的区域品牌。20世纪80年代引进红地球等品种,201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为首个跨省份农业地标。
- 延怀河谷葡萄果粒均匀、果粉厚、糖度高达23%以上,代表性品种包括红地球、夏黑、寒香蜜等,温室种植实现四季采摘。延庆与怀来共建“延怀河谷”品牌,整合鲜食葡萄(延庆)与酿酒葡萄(怀来)优势,打造全产业链,覆盖延庆8镇30村、怀来16镇150村。
8、平谷大桃
- 平谷大桃产自北京市平谷区,该地区素有“中国桃乡”之称。平谷区是全国最大的桃乡,拥有丰富的桃树种植历史和经验。平谷大桃的种植面积、产量、品种和上市时间均居全国区县级首位,并被确定为全国大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 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平谷大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平谷大桃富含多种维生素、果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尤其是铁的含量较高。
9、大兴西瓜
- 大兴西瓜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辽代(距今千年),明代万历年间已成为皇家贡品。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大兴西瓜受国家标准保护,2019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成为京郊农业的标杆产品。
- 大兴西瓜主要产自于北京大兴区。其产地范围为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北臧村镇、礼贤镇、榆垡镇、魏善庄镇、安定镇等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10、京白梨
- 京白梨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特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也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的梨品种。其核心产区集中于门头沟区军庄镇、妙峰山镇、王平镇、潭柘寺镇等地。自明代起被列为宫廷贡品,2023年门头沟京白梨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现存200年以上古梨树300余株,通过"一树一档案"保护复壮。
- 京白梨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10克(最大超200克),果皮初采时黄绿色,后熟后转为黄白色,果面光滑有蜡质光泽,刚采摘时肉质脆硬,需常温后熟7-10天,果肉变为细软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含糖量可达15%。
11、京西稻(京西贡米)
- 京西稻又称御稻,是北京市海淀区具有千年历史的特色粳稻品种,起源可追溯至清代康熙时期,属优质粳稻,米粒椭圆晶莹,蒸煮后黏而不糯、清香弹牙,尤宜煮粥,汤汁澄滑。2015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核心产区位于海淀区上庄镇及玉泉山周边,仅限该区域按规范种植的水稻可称"京西稻"。
- 2015年,京西稻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海淀区通过耕读文化园、插秧节等活动推广其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城市景观与农业教育结合的代表。
12、怀柔板栗
- 怀柔板栗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明代成为皇家祭祀供品。清代慈禧太后钟爱的“栗子面窝头”即源自怀柔,后演变为北京特色小吃。2001年,怀柔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板栗之乡”,2023年其栽培系统更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北京首个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
- 怀柔板栗以本地乡土品种怀黄、怀九为主,兼具燕红、尖顶油栗等优质品种,果形玲珑、肉质细腻、甘甜易剥,被誉为“东方珍珠”。怀柔板栗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13、上方山香椿
- 上方山香椿是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村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梗粗叶小、叶厚芽嫩、色泽紫红、香气浓郁的显著特点。其核心产区位于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得益于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香椿品质优异,富含总膳食纤维、还原糖及维生素C。2020年,上方山香椿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认证,成为北京市第1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 上方山香椿种植可追溯至东魏时期,距今已有1400余年。明代永乐年间被列为贡品,清代乾隆时期由六必居加工为香椿酱专供宫廷。
14、北京鸭
- 北京鸭的培育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因漕运船工携带南方小白鸭至北京后逐步形成独特品种。清朝时期,北京鸭已成为宫廷御用食材,并逐渐发展为北京烤鸭的专供原料。北京烤鸭作为国际知名的美食符号,其原料的独特性使北京鸭被誉为“活的长城”,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象征。
- 北京鸭作为北京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北京鸭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0年入列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清单。
15、北京油鸡
- 北京油鸡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宫廷贡品,末代皇帝溥杰曾题名"中华宫廷黄鸡",20世纪70年代因国外高产品种冲击一度濒危,经科研人员抢救性保护后,于2020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范围覆盖北京9个区27个乡镇,确保其地域独特性,成为继北京鸭后第二个获地理标志认证的畜禽产品。
- 北京油鸡是北京市特有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具有300余年历史,其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腻鲜美,鸡蛋卵磷脂含量比普通鸡蛋高30%。
16、妙峰山玫瑰
- 妙峰山玫瑰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特产,自宋代起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2011年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分布于妙峰山镇涧沟村(玫瑰谷)和禅房村。妙峰山玫瑰朵大、色艳、香气浓郁、含油量高等特点驰名中外,被誉为“华北一绝”。
- 妙峰山玫瑰可制作玫瑰酱、玫瑰饼、炸玫瑰、玫瑰露酒和提取精油、配制玫瑰黄芩茶等。
17、泗家水红头香椿
- 泗家水红头香椿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村的传统特产,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代,至今已有600余年。明清时期,因其独特品质被选为宫中贡品。2002年,泗家水红头香椿重新进入中南海,恢复“贡品”美誉。2014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覆盖雁翅镇泗家水沿线的4个自然村(松树村、高台村、淤白村、泗家水村)。
- 泗家水红头香椿以“头大抱拢、色泽红润光亮”著称,嫩芽呈红色或紫红色,叶片长椭圆形,叶柄带有小绒毛。其口感汁多鲜嫩、香气浓郁,且食后无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