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全力打造的农业十大产业集群为: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肉羊、禽蛋、乳品、梅花鹿、人参、果蔬、林下及林特(包括食用菌、林蛙、矿泉水等)十大产业集群。
依托“吉林大米”的品牌优势,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吉林作为农业大省,有丰富的玉米和水稻资源,这为该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在水稻方面,“吉林大米”已成为白金名片,助力水稻的推广与销售,同时通过培育龙头企业,能够带动整个玉米水稻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升产业附加值。
以白城、松原为核心区打造国家级杂粮杂豆生产加工基地。白城和松原的自然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合杂粮杂豆生长,这里产出的杂粮杂豆在品质和产量上都有一定保证。在打造国家级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下,该集群将朝着集生产、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杂粮杂豆的产业化水平,增加产品竞争力。
坚持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从养殖、饲料、加工到物流等环节全面引进企业和项目,并且推动产业由卖生猪向卖猪肉、卖食品转变,积极开展副产品精深加工。这种全产业链的模式有助于降低产业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比如在养殖环节提高生猪质量,在加工环节推出多样化的猪肉制品,通过物流环节保证产品的高效流通,最终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和效益提升。
充分挖掘“延边黄牛”“草原红牛”等品牌优势,推动肉羊屠宰加工向食品产业拓展延伸。具有地方特色的牛、羊品种是该产业集群的特色,以品牌优势带动整个产业从养殖到屠宰加工,再到深加工成为食品产业的逐步延伸,既能让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肉牛肉羊产品,又能提高产业的利润空间。
积极推动产业由初级加工向餐桌食品、休闲食品方向发展。传统的禽蛋初级加工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向餐桌食品和休闲食品方向转型能够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例如可以开发新型的蛋制品,如卤蛋、皮蛋等餐桌食品,以及鸡蛋干等休闲食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禽蛋产业的繁荣发展。
重点开发婴幼儿配方奶粉、奶酪、乳清粉、浓缩乳蛋白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同时积极引进知名乳品企业入驻,打造乳品产业新高地。通过引入知名企业,可以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有助于提升本地乳品产业的整体水平,开发多元化的高附加值产品则能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大力研发食品、保健食品、新型药品等产品,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北药基地,进而加快培育人参千亿级产业。人参是吉林的特色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开发多样化的人参产品,如人参皂苷等药品,人参含片等保健品,人参糕点等食品,能够全方位挖掘人参的价值,推动人参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巨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重点打造长春市双阳区、东丰县、四平市铁东区、敦化市等产业园区,提升“吉林梅花鹿”品牌竞争力。通过建设产业园区集中开展梅花鹿的养殖、加工、产品研发等活动,提升品牌竞争力有助于打开更广阔的市场,让“吉林梅花鹿”系列产品被更多消费者认可,从而带动整个梅花鹿产业的发展,如梅花鹿养殖带动鹿皮、鹿肉、鹿茸等相关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凭借长白山寒地蓝莓、长白山葡萄、优质蔬菜、草莓等丰富的果蔬资源,深度开发功能性饮料、冰酒等饮品,同时发展净菜加工、预制菜肴等餐桌食品。长白山地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特色的果蔬资源,特色果蔬资源为开发功能性食品和餐桌食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满足城市多样化、便捷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果蔬产业的附加值,如蓝莓的抗氧化功能可被用于开发功能性饮料,草莓可以制成果酱等制品或制成预制菜肴供应市场。
积极打造以汪清、蛟河为核心的北方优质黑木耳产业基地,以靖宇、抚松、安图为核心的长白山矿泉水基地,梅河口果仁加工集散基地。吉林的林下资源丰富,通过集中打造优势产业基地可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比如黑木耳和矿泉水都是吉林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产品,通过基地化的生产和加工,提高产量和质量,并通过集散基地拓宽销售渠道,全面带动林下及林特产业的发展。
联系人:秦先生
邮件:25445055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