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药材产业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已形成集种植、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一、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
辽宁地处长白山余脉与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拥有 “辽药六宝”(人参、鹿茸、辽五味、辽细辛、哈蟆油、关龙胆)等特色品种。其中,林下参、辽细辛、辽五味子、关龙胆的产销量稳居全国首位,桓仁林下山参、清原龙胆等 10 个品种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 230 万亩,2022 年产值超 300 亿元,带动农户 6.5 万余户,形成抚顺、本溪、丹东三大主产区,以及宽甸、桓仁、新宾等 10 个道地药材重点县。
二、政策支持与规划布局
辽宁省通过多维度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 顶层设计:出台《辽宁省中药材产业 “十四五” 发展规划》《辽宁省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等文件,明确 “建设全国道地药材绿色生产基地” 目标,提出优化区域布局、提升加工水平、强化品牌建设等十项任务。
- 资金扶持:设立 200 亿元辽宁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医药项目;2023 年安排财政资金 1612 万元用于绿色高质高效创建,2024-2025 年计划建设 25 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强化种源保障。
- 科技创新:开展 “揭榜挂帅” 项目,支持林下参新品种选育、生态栽培技术研究;推动沈阳药科大学等机构与企业合作,建设原料药安全评估平台,加速技术转化。
- 规范管理:发布《辽宁省产地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目录》,新增白鲜皮、苍术等 10 个品种,累计达 19 个,推动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试点县产值增长显著(如桓仁人参片订单增 10%,西丰鹿茸增收 11%)。
三、产业链发展现状
(一)种植端:规模化与绿色化并行
- 基地建设:在宽甸、桓仁等地建设人参、辽五味等优质基地,推广 “企业 + 基地 + 农户” 模式。例如,辽宁光太药业建立 10 余万亩种植基地,带动 5000 余户农户,产品出口日韩。
- 技术创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种植等技术,清原龙胆草通过 GAP 认证,龙胆苦甙含量达药典标准 2 倍;桓仁林下山参采用 AI 监测系统,精准管控生长环境。
- 生态保护:划定 65 万亩林下山参保护地,实施野生资源生境保护,建立 12 个药用植物保存圃,引种 398 种药用植物,其中濒危物种 67 种。
(二)加工端: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
- 产地加工:桓仁、西丰等试点县通过趁鲜切制技术提升附加值,如清原引进安徽贺林药业投资 300 万元升级设施,新宾企业销售额增长 30%。
- 精深加工:沈阳红药集团、上药好护士等企业推进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开发人参膏、哈蟆油软胶囊等产品;辽宁龙宝参茸研发林下山参冻干粉,成为国内首款以山参命名的保健食品。
- 药食同源:利用梅花鹿茸、玉竹等 20 种地产药材开发健康产品,如光太药业的玉竹提取液获发明专利,黑参茶、人参罐头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三)流通与市场:构建现代化交易网络
- 市场建设:西丰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是全国最大鹿产品集散地,桓仁东北参茸城入驻商户 500 家,配套智能仓储中心,年交易额超百亿元。
- 电商融合:推动线上线下联动,西丰市场与南京医药合作开发电子化交易平台;桓仁通过 “中国山参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 拓展国际市场,山参拍卖单价屡创新高。
- 质量追溯:建立人参、五味子等 10 个品种的全程追溯体系,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提升产品公信力。
四、品牌建设与市场影响力
- 区域品牌:“桓仁山参” 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超 45 亿元;“清原龙胆”“新宾辽五味子” 等 12 个基地通过 GAP 认证,形成 “一县一品” 格局。
- 国际拓展:林蛙油、玉竹等产品出口日韩,辽宁光太药业成为 “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药材产业基地”;桓仁山参在国际市场占比超 70%,被誉为 “中国山参之乡”。
- 文化赋能:挖掘满族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观光带,将药材种植与生态旅游结合,如宽甸的满药观光带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
五、未来方向(发展路径)
- 全链升级:重点突破林下参药理研究、哈蟆油活性成分提取等 “卡脖子” 技术,推动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多元化应用。
- 集群发展:申报国家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整合本溪、抚顺等产区资源,建设 “辽药六宝” 产业带,目标产值突破 500 亿元。
- 标准引领:推动 “林下山参” 列入《中国药典》单列品种,完善林下参地方标准体系。
- 绿色转型:严格林地使用管理,推广 “林药间作” 模式,在 25 度以下商品林地开展种植,同步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六、典型案例:清原龙胆草与桓仁林下山参
- 清原龙胆草:种植面积 1.5 万亩,占全国 90% 市场份额,带动人均年收入超 10 万元。通过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发黄精果脯、龙胆饮片等产品,精深加工后价格提升 2 倍。
- 桓仁林下山参:保护地面积 65 万亩,年产干品 10 吨,产值 45 亿元。引进北京同仁堂等企业,建成 300 余家加工企业,开发山参口服液、化妆品等 1000 余个品种,“桓仁山参” 品牌价值连续三年增长超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