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现有药用植物超 3000 种,其中
道地药材、大宗品种、民族特色药材及珍稀保护品种构成了其核心品种体系。
一、道地药材(重点保护目录)
新疆有 10 种道地药材被列入重点保护目录,占据全国市场重要地位:
- 肉苁蓉:被誉为 “沙漠人参”,寄生在梭梭根部,年供应量占全国 90% 以上,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
- 红花:“红色黄金”,活血化瘀的代表性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 70%,新疆红花籽油、红花茶等深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
- 甘草:新疆是中国甘草主产区之一,其甘草酸含量高,用于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但野生甘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需通过人工种植保障供应。
- 枸杞:新疆枸杞以粒大、多糖含量高著称,除传统药用外,广泛用于保健食品和饮品。
- 罗布麻:生长于罗布泊周边,叶片可制茶降压,根部用于清热利尿,是兼具药用与生态价值的特色品种。
- 伊贝母:新疆特有贝母品种,润肺止咳效果显著,野生资源因过度采挖濒危,目前通过人工驯化实现规模化种植。
- 新疆阿魏:伞形科植物,分泌的油胶树脂用于治疗胃病和虫积,野生种群极度濒危,现通过保护区和人工繁育逐步恢复。
- 新疆紫草:凉血活血的重要药材,主要分布于天山山区,人工种植技术已成熟,伊犁、博尔塔拉等地形成规模化基地。
- 一枝蒿:新疆特色抗炎药材,银朵兰药业驯化野生品种并制定行业标准,其复方一枝蒿颗粒年销售额过亿元。
- 天山雪莲: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生长于海拔 1900-4000 米雪线,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血的功效,目前通过野生抚育技术在巴音布鲁克等地实现生态种植。
二、大宗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品种)
新疆近年重点发展 41 种大宗中药材,部分品种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
- 板蓝根:新疆培育的高含量品种使新疆成为全国最大主产区,2023 年种植面积近 12 万亩,用于抗病毒制剂生产。
- 黄芪 / 黄芩:特克斯县、昌吉州等地引种成功,黄芪用于补气固表,黄芩用于清热燥湿,2024 年种植面积均超万亩。
- 防风 / 丹参:适应新疆干旱气候,防风用于解表祛风,丹参活血化瘀,成为北疆地区新兴种植品种。
- 瓜蒌 / 赤芍:南疆地区探索林下经济模式,瓜蒌(润肺化痰)、赤芍(清热凉血)与果树套种提升土地利用率。
三、民族医药特色药材(维吾尔医药常用)
维吾尔医药中常用 35 种特色药材,部分品种为新疆独有:
- 菊苣:维医称 “卡森”,用于清肝利胆、治疗糖尿病,新疆毛菊苣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 香青兰:全草入药,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新疆北疆草原广泛分布,常与其他药材配伍治疗感冒发热。
- 孜然 / 小茴香:既是香料又是药材,孜然温肾开胃,小茴香理气止痛,新疆作为主产区供应全国 80% 以上市场。
- 巴旦杏:维医用于润肺止咳、健脑安神,新疆喀什地区的巴旦木仁药食两用,深加工产品如巴旦木油、蛋白粉等附加值高。
- 异叶青兰:俗称 “青兰”,全草含挥发油,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主要分布于天山北麓。
四、珍稀保护品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新疆有多种中药材因资源稀缺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需通过人工繁育与生态保护结合开发:
- 肉苁蓉属所有种:包括荒漠肉苁蓉、管花肉苁蓉等,均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人工种植技术成熟,已形成 “梭梭 - 肉苁蓉” 生态产业链。
- 新疆阿魏 / 阜康阿魏:同为药用阿魏基原植物,前者分布于伊犁,后者仅存于阜康,均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目前通过种质资源圃和保护区进行抢救性保护。
- 新疆贝母属:包括伊贝母、新疆贝母等,野生种群濒危,2024 年全疆人工种植面积超 2 万亩,主要用于止咳化痰类中成药。
- 锁阳:寄生在白刺根部的肉质草本,补肾阳功效显著,野生资源受保护,人工种植技术已在南疆试验成功。
五、新兴引种与药食同源品种
近年来新疆通过引种和技术创新,发展出一批高附加值品种:
- 藏红花:皮山县依托相似于伊朗的气候条件,建成百亩大棚种植基地,2023 年实现规模化生产,花丝售价达 200 元 / 克,配套开发藏红花酒、饮品等。
- 枸杞叶 / 菊花:药食同源品种,新疆枸杞叶茶以 “富硒” 特色打入高端市场,菊花茶则依托北疆冷凉气候形成优质产区。
- 沙棘:新疆沙棘果富含维生素 C 和黄酮类物质,用于保健食品开发,阿勒泰地区建成沙棘深加工产业园,年处理鲜果 5 万吨。
六、特殊生态环境衍生品种
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批适应性强的特色药材:
- 新疆紫草:生长于砾石山坡,其紫红色根部含萘醌类成分,是烧伤烫伤外用药的核心原料,人工种植需模拟原生境土壤条件。
- 麻黄:新疆麻黄草生物碱含量高,用于提取麻黄素,但受国家管控,目前仅允许指定企业在划定区域内采集。
- 新疆羌活:分布于天山高海拔地区,祛风除湿效果显著,野生资源稀少,近年尝试在林下仿生种植。
种植与产业布局特点
- 区域化集中:肉苁蓉、甘草集中于南疆沙漠区;红花、黄芪分布于北疆平原;民族药材以乌鲁木齐、伊犁为核心。
- 科技驱动:新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种子 1100 余种,制定 28 项地方标准,推动天山堇菜、一枝蒿等品种的人工驯化。
- 国际合作:通过新疆中药材交易平台对接中亚市场,2024 年霍尔果斯口岸中药材进口增长 37%,甘草、雪菊等产品经香港平台进入东南亚。
结语
新疆中药材产业正通过规范化种植、数字化交易、国际化合作,逐步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注:本页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保健、养生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