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拥有繁荣的消费市场,特色农产品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和品质优势备受瞩目。以下为上海主要特色农产品的介绍:
一、水果类
1、马陆葡萄
- 产地与特点:主产于嘉定区马陆镇,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精细化种植管理,形成"甜、香、多汁"的独特口感,品种涵盖阳光玫瑰、夏黑、巨玫瑰等,成熟期从6月持续至10月。
- 品牌价值:连续多年参与上海优质农产品盛夏展,2024年作为核心展品亮相,注册品牌超100个,年产值稳定在区域农业经济前列。
2、庄行蜜梨
- 产地与特点:产自奉贤区庄行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以皮薄、汁多、甜度高(含糖量≥12%)著称,主栽品种包括翠冠、黄花梨等,成熟期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
- 市场表现:2024年夏季展会上作为"沪郊四大蜜梨"之一推广,通过分级包装和电商平台销售,品牌溢价显著。
3、白鹤草莓
- 产地与历史:青浦区白鹤镇自1983年引种,种植面积近5000亩,被誉为"中国草莓之乡"。果肉软糯酸甜,品种以红颜、章姬为主。
- 产业升级:2024年通过绿色认证和直播带货拓展市场,成为上海市民冬季采摘热门目的地。
4、奉贤黄桃
- 品种与认证:以"锦绣""锦园"等品种为核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曾获世博特供果品、绿色食品等荣誉。2023年品牌价值达2.62亿元。
- 技术创新:引入Y形栽培模式、水肥一体化系统及智能分选设备,实现果实按糖度、重量分级,优质果单价提升30%以上,上市期从6月延伸至9月。
5、金山蟠桃
- 历史与品质:金山区吕巷镇1934年开始种植,果大核小、肉质细腻,兼具"甜、鲜、香、回甘"四味,被誉为"桃中之王"。成熟期短(约28天),需即摘即食。
- 品牌发展:2024年通过"乡土有约"活动强化品牌推广,年产量稳定在区域桃类总产量的15%以上。
6、仓桥水晶梨
- 特点与品种:果皮乳黄色,表面晶莹光亮,有透明感,呈圆球形或扁圆形,果肉白色,肉质细腻、致密嫩脆,汁液多,甜度高且香味浓郁。以“早生新水”(早熟)和“翠冠”(中晚熟)为主。
- 产区与认证:产于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原仓桥镇),紧邻黄浦江上游,水质优良,土壤为富含有机物的“青紫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A级认证,多次获全国优质早熟梨金奖。
7、亭林雪瓜
- 特点:果实高圆,上小下大,果皮乳白色(设施栽培为白绿色),有10条浅棱沟,果肉白绿色,质松脆细嫩,含糖量12%-14%,香味浓郁,籽少多汁。
- 产地与历史:产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朱行一带,种植历史超百年。上海四大名瓜之一,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近年通过品种改良提升市场竞争力。
8、浦东三林崩瓜
- 特点:长圆似橄榄,瓜皮淡绿色带网纹,单果重2-3公斤,瓤色淡黄,籽血红,皮薄易崩裂(雷雨天气田间易自裂),甜度高达17度,清香爽口。
- 文化价值:上海传统名瓜,曾特供锦江饭店,近年通过改良提升甜度和耐储性。
9、南汇水蜜桃
- 特点:果实硕大,果皮乳白易剥离,果肉纤维少,核心稍带红色,汁多味甜,肉质细腻,甜度与无锡阳山水蜜桃相当,性价比更高。
- 品牌效应: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多次在果品评比中获奖,市场认可度高。
二、粮食类
1、松江大米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松江区,米粒饱满、晶莹半透明,表面油光明显,米饭柔软有弹性,食味清香略甜,冷后不易回生。
- 种植历史:栽培历史可追溯至五千年前,南宋时已是全国重要产粮区。
2、罗泾大米
- 产地与定位:产于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口感“软、糯、香、甜”,主打“本地新米”概念,强调新鲜与品质。
- 品牌潜力:近年通过品鉴会等活动提升知名度,逐步形成区域特色。
3、外冈大米
- 产地与品种:产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以“南粳46”“沪软1212”为主,米粒细长、透亮,煮后晶莹弹滑。
- 科技与认证:上海首个数字化无人农场,全程机械化作业,鱼鳝稻综合种养模式。2024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多次获市级金奖。
4、崇明大米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崇明区,米粒饱满,外表晶莹;煮后香气浓郁,口感香糯带韧劲,一年一季,生长期长达150天,确保营养沉淀。
- 绿色生产:禁用化学农药与化肥,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肥,实现“七统一”标准(种源、加工、储运等)。
三、蔬菜类
1、新场矮脚青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原南汇区),秋播冬收,耐寒性强,经历严寒风霜后品质更佳,叶片肥厚翠绿,肉厚梆脆,无筋无丝,适合清炒或火锅。
- 绿色种植:农家种植,现摘现发,无化学添加,保留自然风味,成为上海冬季特色农产品代表。
2、廊下生菜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叶片抱合成球状,色泽浅绿,质地脆嫩,水分、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高,味甘甜。春秋两季种植,依托自然环境促进营养积累。
- 品质认证:入选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市场认可度高。
3、重固生菜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叶呈长倒卵形,密集成甘蓝状叶球,颜色翠绿,脆嫩清香,甜中微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及叶绿素含量高,耐热、耐寒、耐抽苔,产量高。
- 科研与认证:与基因中心合作筛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1164亩,绿色认证率超90%,年产量超1万吨。
4、彭镇青扁豆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镇(原南汇区彭镇镇),果型扁平微弯,炒煮后转为碧绿色,肉质肥厚,采果期长达8个月。
- 产业规模:沪市占有率97%,辐射周边5镇,形成产加销研学一体化模式,1999年获“中国青扁豆之乡”称号,标准化生产保障品质。
5、练塘茭白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朱家角镇、金泽镇,鲜、甜、嫩,被称为“沪郊一宝”,低热量、低脂肪,含17种氨基酸及钙、磷、铁等元素。
- 产业基础与认证:华东地区最大茭白种植区,年产量稳定,市场口碑佳。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标准化种植提升品质。
四、水产类
1、崇明清水蟹(含老毛蟹、崇明1号)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崇明岛,长江口咸淡水交汇区,青壳白肚、金爪黄毛;传统品种肉质细嫩,新品系规格大。
- 历史演变:崇明老毛蟹因其大螯上的绒毛得名,是崇明传统蟹种。崇明清水蟹由2013年通过品牌升级更名而来,依托崇明岛的优质水源和生态养殖技术,进一步强化了品质标签。崇明1号是2023年起推出的新品系,基于“江海21”选育,具有大长腿基因标记和可追溯种源,成为崇明清水蟹的新代表。
- 崇明大闸蟹与崇明清水蟹的关系:崇明大闸蟹与崇明清水蟹本质上是同一物种(中华绒螯蟹),是不同阶段的品牌名称。
2、罗泾大闸蟹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海星村,体态威武,规格较大,眼球灵活,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金毛、腿长、二螯八爪肉感饱满且强劲有力的特点,蟹肉饱满厚实、鲜嫩肥美。
- 荣誉:2012年到2022年连续十一年荣获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2020年获得最佳口感奖的殊荣。
五、畜禽类
1、嘉定梅山猪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嘉定区工业区、徐行镇、华亭镇、外冈镇等地,被毛黑色,四脚白毛(俗称“四白脚”),面部有深皱纹,耳大下垂,体型中等偏大,繁殖性能极强。猪皮厚、胶质丰富,适合制作翡翠蹄髈、酸辣猪皮汤等特色菜品。
- 地理标志:历史悠久的太湖猪品种,400余年养殖历史,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崇明白山羊
- 产地与特点:产于上海市崇明岛及长兴岛、横沙岛,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覆盖全岛。体型中等偏小,被毛纯白,公羊角粗长呈八字形,母羊角细短,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紧实,膻味极轻,胶质丰富。
- 品质与规模: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依托生态岛无污染环境,养殖周期长,品质稳定。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村民养殖,形成“公司+农户”产销体系。
六、中药材
1、崇明西红花
- 产地与特点:崇明西红花的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上海市崇明区。崇明藏红花的西红花苷(Ⅰ+Ⅱ)和苦番红花素含量高达35%左右。
- 历史背景:藏红花原产于伊朗,经西藏传入中原而得名,崇明在1980年代通过技术引进和试种。
七、其它
1、崇明金瓜
- 产地与特点:产自上海市崇明区,覆盖崇明岛全域及长兴、横沙两岛。崇明金瓜成熟后,果肉经蒸煮、盐渍或冷冻后可自然形成晶莹透明的金黄色细丝,成丝率达30%以上,其口感清脆爽口,鲜嫩清香,被誉为“植物海蜇”或“素海蜇”。
- 认证与发展: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入选全国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案例。